破译旅鼠“轻生”之谜 未解之谜破译旅鼠“轻生”之谜
未解之谜:破译旅鼠“轻生”之谜
据史料记载,人们早在1868年就已注意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在那一年春季的一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一艘轮船满载旅客,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突然,船上的人们发现有一大片东西在远离挪威海岸线的大海中蠕动。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大批旅鼠在海中游泳。它们一群接一群地从海岸边一直游向大海深处,游在前面的,游到精疲力竭时,便溺死在大海里。奇怪的是,跟随其后的旅鼠却仍奋不顾身,继续前进,直到溺死为止。最后,数以万计的旅鼠就这样溺死了,尸体漂浮在海面上。1985年春天,一群旅鼠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挺进挪威山区,凡其踪迹所至之地,庄稼被吃得一塌糊涂,草木被洗劫一空,甚至连牲畜也被它们咬伤。一时之间,旅鼠成灾,当地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为此人们日夜烦忧。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在4月的时候,旅鼠大军却突然以每天50千米的速度直奔挪威西北海岸。一旦在行程中受河流阻挡,走在前面的旅鼠便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用身体为后来者架起一座“鼠桥”;一旦遇上了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便自动抱成了一团,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滚去。一路行来,尽管是伤亡惨重,但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就这样,它们遇水涉水,逢山过山,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几乎是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奔向大海。来到海边后,它们毫无惧色地纷纷跳下大海,并且奋力往前游去,直到所有的旅鼠都溺死在水中。旅鼠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至今人类还没找到一个让人信服的解释。有人提出“生存压力说”。他们认为,由于旅鼠具备过强的繁殖力,数量太多,以至于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所以它们必须另找生路。但是它们为什么非得自杀不可呢?而且也只有生活在北欧挪威的旅鼠,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一些生物学家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他们指出:在几万年前,挪威海和北海并不像现在这么宽,因此旅鼠很容易便能游过大海,从此旅鼠迁徙的习性就形成了一种遗传本能。可是如今的挪威海和北海比过去宽得多,然而旅鼠的遗传本能却仍在起作用,它们照样迁移,当然会淹死在海中。可这一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旅鼠一般以北寒带所有的植物为食,按理说,即使它的数目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吃饭”也不会有问题。再说旅鼠在迁移过程中,通常也会遇到食物丰富、地域宽广的地带,但是它们并不因此而停驻不前,所以认为旅鼠是因为缺少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才向外迁徙,以至于集体自杀,这种说法不是很可信。为了找出更合理的解释,前苏联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想法。他们认为,在1万年以前,地球正处在寒冷的冰期,北冰洋的洋面在这个时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风和飞鸟分别把大量的沙土和植物的种子带到冰面,正因为如此,一到夏季,这里水草丰盛,旅鼠在此生存不成问题。只是由于后来气候变化,原有冰块不复存在。而如今旅鼠之所以要向北方迁徙,而且最后跳入巴伦支海,正是为了寻找当年居住的“乐土”。这一解释虽然听来很有道理,但是也缺乏充足的证据,所以,只能说差强人意。还有人提出,由于旅鼠的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它们的神经变得高度紧张,社群生存压力也大为增加,因此旅鼠的肾上腺增大,变得焦躁不安。与此同时,它们又具有非常强烈的运动欲望,所以便进行分散和迁移来运动。旅鼠擅长游泳,因此它们便妄图横渡江河湖泊甚至大海,可是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而被淹死。除此之外,有些科学家研究旅鼠的生命周期,他们的发现表明,旅鼠体内的化学过程和内分泌系统会在其数量急剧增加的时候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正是生物体内的“开关”,控制其种群数量。当其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促使该种群大量的“集体自杀”。
【摘录】《工具查询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