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工具查询
输入您要查询姓氏或姓氏拼音,例如 wang

戚姓 戚氏 戚姓排名 戚姓起源 戚氏家谱 戚氏族谱 戚氏名人

戚姓

旧百家姓排名:33 

AD2
AD4

一、姓氏源流
戚(Qī)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戚姓源于姬姓孙氏,起源于春秋时期,戚姓的始祖是卫国大夫孙林父。春秋时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子孙称为孙氏。惠孙的七世孙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上卿。孙林父因在国内失宠,先后出奔晋国和齐国,卫殇公时归国,受封于戚邑(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当时,戚邑是晋、郑、吴、楚各国交通要塞 ,濒临黄河,有险可据,平原沃野,堪称乐土。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名命姓,形成戚氏。因此,戚姓的姓源只有一个,即孙氏的戚邑。后卫国灭亡,戚姓族人逃往东海,形成望族。
得姓始祖:孙林父。追溯起来,戚姓应该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在中国人口当中,当今姓“戚”的人口不多。但是,这个少数姓氏却在明朝出现了一个鼎鼎大名的抗倭大将戚继光。 戚姓是发源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姓氏,关于戚姓的来源,据《万姓统谱》上有这样的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戚姓是源自春秋时代的卫国,以封地为姓,后来,成为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东海的望族。另有一说是卫大夫孙林父当初被封的采邑“戚”地并不在山东境内,而是在河南省。在《春秋》一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公孙敖会晋侯于戚。”书中并附注说:“戚,卫邑。”这个地方是后来中国戚姓的发源地。现在河南省濮阳县还保存着古戚城的遗址。故戚氏后人奉孙林父为戚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戚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彭城(徐州)一战,刘邦战败,西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在戚姬庙东,今无)戚员外家。戚员外见刘邦相貌堂堂,将来必富贵,就把其女儿戚姬许配给他。戚姬姿容艳丽,袅袅婷婷,刘邦一见倾心,遂当晚拜堂成亲。戚姬后来生有一子名如意。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建都洛阳,后迁长安,接戚姬及其子入宫。如意聪明伶俐,刘邦说他酷肖自己,甚为宠爱。如意10岁时,封为赵王。刘邦晚年,疏吕后而宠戚姬,当时,戚夫人常随刘邦外出打仗,而令吕后守候宫中。刘邦以太子刘盈性软弱,欲废之而改立赵王,因大臣固争,而未能如愿,由是吕后嫉恨戚姬及赵王。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大权独揽。她下令将戚姬囚禁。剪去她的头发,颈上再给她戴上铁锁,穿上罪人衣服,罚她舂米。戚姬儿子虽封为赵王,但远在河北不得相见。她常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兮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吕后为绝后患,遣使召回赵王,欲杀之。惠帝知母后意,乃亲自迎赵王入宫,同起居共饮食吕后未得其便。一日惠帝晨起出射,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吕后闻其独居,使人携毒酒强迫赵王饮下而毒杀之。接着以酷刑加戚姬,断其手足,挖其双眼,又熏聋双耳,药哑喉咙,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惠帝知是戚姬,悲痛欲绝,病年余不能起,使人对母后说:“这不是人做得出来的事。我为太后之子太后所为如此,我将何以治天下。”从此纵情酒色,不问政事。戚姬被害,戚家被剿,为避族灭之祸,戚姓人曾改姓齐,迁徙别居。汉文帝刘恒即位,为戚姬昭雪,并在戚家寨修庙宇,超度亡魂,戚家人才复原姓。当今戚姓的人口不多,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时候,卫国大夫孙林父受封于戚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其支系子孙就世代以封地名“戚”为姓。戚亡国以后,其子孙后代逃到山东省东海郡,并且逐步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戚姓世称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北)。
三、历史名人
戚 勰:汉代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被封为表临侯,显赫多年,他的爵位一连传了七代。
戚 衮:字公文,南北朝时吴郡(今江苏省)盐官人。祖显,齐给事中。父霸,梁临贺王府中兵参军。戚衮少聪慧,游学京都,受《三礼》于国子助教刘文绍,一二年中,大义略备。年十九,梁武帝敕策《孔子正言》并《周礼》、《礼记》义,衮对高第。仍除扬州祭酒从事史。就国子博士宋怀方质《仪礼》义,怀方北人,自魏携《仪礼》、《礼记》疏,秘惜不传,及将亡,谓家人曰:“吾死后,戚生若赴,便以《仪礼》、《礼记义本》付之,若其不来,即宜随尸而殡。”其为儒者推许如此。寻兼太学博士。梁简文在东宫,召戚衮讲论。又尝置宴集玄儒之士,先命道学互相质难,次令中庶子徐摛驰骋大义,间以剧谈。摛辞辩纵横,难以答抗,诸人慑气,皆失次序。戚衮时骋义,摛与往复,衮精彩自若,对答如流,简文深加叹赏。寻除员外散骑侍郎,又迁员外散骑常侍。敬帝承制,出为江州长史,仍随沈泰镇南豫州。泰之奔齐,逼戚衮俱行,后自邺下遁还。又随程文季北伐,吕梁军败,戚衮没于周,久之得归。仍兼国子助教,除中卫始兴王府录事参军。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三岁。戚衮于梁代撰《三礼义记》,值乱亡失,著有《礼记义》四十卷行于世。
戚 仲:宋代画家,画院祗候。画山水平远颇工,常于画上反手题其名字。
戚夫人:汉高祖的宠姬,故又称戚姬,生赵王如意。高祖屡欲立为储君,不果。高祖崩,吕后酖赵王;杀戚夫人,去其耳目手足,置於厕所中,称为“人彘”。
戚逍遥:唐代冀州南宫(女子)人。传说幼好道,父以女诫授逍遥,逍遥曰:“此常人之事耳。”遂取老子仙经诵之。年二十馀,适同邑蒯浔。不为尘俗事,惟独居一室,绝食静想,作歌云云。人悉以为妖。一夜,闻室内有人语声。又三日,忽闻屋裂声如雷,仰视天半,逍遥与仙众俱在云中,历历闻分别语。观望无不惊叹。
戚同文:北宋初与范仲淹所创高平学派。戚同文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带着投奔外祖父之家。当时,邑人杨恶教授生徒,戚同文非常羡慕,来到学舍,见到《礼记》,过目成诵,杨葱十分惊异,即收留为徒,不到一年,毕诵五经,很快即远近闻名。当时正值晋末丧乱,他绝意仕进,思见天下统一,因取名为同文。后来依将军赵直,筑室聚徒,讲学于眼阳(今河南省商丘),求学之人,不远千里而来,络绎不绝。高平范仲淹亦闻名而至,依之为学,继而授徒传业,其学更为繁盛,遂形成高平学派。
戚文秀:宋代画家,善画水,史称画水名家。尝画《清济灌河图》,一笔长五丈,自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与众毫不失次序。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山东省蓬莱人。抗倭名将,编建新军,加强训练,纪律严明,将士无不用命,所率之军闻名当时,人称“戚家军”。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茫戎要略》、《武备新书》等书。
戚延龄:明万历年间考中岁贡后,任顺天府蓟州平谷县知县。在任多年,为人正直,体恤民情,后升任蓟州知州。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7月间,蓟州有个壮男名张差,拿着大木棒闯入太子常洛的慈庆宫内,打伤看门者多人,被捕归案。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以张差“有疯癫”奏于皇帝,遂有“挺击之案”。朝廷遂下文到蓟州,命令戚延龄查清案情。戚延龄知案情重大,若不设法排解,势必兴起大逮捕,不仅张差有灭族之祸,还要株连很多无辜的百姓。于是,他便奏报张差得“疯癫”前后的经过情况。朝廷根据他的奏报结案,只判处张差一人死刑。戚延龄因此颇得蓟州百姓的敬重和称颂。
戚叔含:幼名毓芳。浙江省上虞人。曾赴美国留学,人加利福尼亚斯但福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回国后自民国16年(1927年)起,先后在上海大厦大学、安徽大学任教,兼外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系主任。抗战胜利后,赴浙江大学任教,兼代理外文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3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著有《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译有菲尔丁:《汤姆·琼斯冲》(合译稿本),稿本有《论汤显祖与(牡丹亭》、《读(红楼梦)笔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试译》等。
戚庆隆:当代著名书法家。曾任淮安市书协主席,今移居南京,其魏碑楷书相当精彩。耿立军,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书法名家,现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得力于王铎、傅山大气、拙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谱》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
东海郡:秦代设置,汉代沿用。秦汉东海郡治郯(今山东省郯城北一带),秦汉之际曾称郯郡(汉现今山东省郑城县)。东晋侨置于海虞县(今江苏省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镇)。
2、堂号
戚姓的主要堂号有:“享伦堂”、“三礼堂”、“景文堂”等。
============================================================
【戚姓宗祠通用对联】
〖戚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东海;
源自周姬。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戚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东海世泽;
武毅家声。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戚氏望居东海郡。下联典指明·戚继光,抗倭英雄,卒谥武毅。
系承林父;
源始濮阳。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卫大夫孙林父食邑于戚,为戚氏的得姓始祖。
名扬坚素;
惠及困穷。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初楚丘人戚同文,字同文幼年丧父,以孝闻名。因五代战乱,他无意做官。好施舍,尚信义,喜读书,能作诗,著有《孟诸集》。死后,他的弟子私谥为“坚素先生”。下联典指宋代楚丘人戚舜臣,字世佐,任抚州知州时,惠及穷苦百姓,又毁坏淫祠(滥建的祠庙)。后官虞郎中。
练兵纪效;
妙舞折腰。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省登州人。出身武将家庭,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年间调浙江,任参将,抵抗倭寇,招募义乌的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经严格训练,能征善战,成为抗倭主力,首先在台州大胜,继而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后再援福建,升任总兵。经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东南的倭寇。隆庆年间,以都督同知调镇蓟州,加强战备,因功进左都督。对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都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记》、《止止堂集》。下联典指西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生子如意,封赵王,曾与吕后争立太子。祖死后,吕后专权,她被囚禁在永巷,受命舂米,因处境困苦,唱《永巷歌》(又名《戚夫人歌》、《舂歌》。吕后听说大怒,将她斩去四肢,剜去双眼,熏聋耳朵,用哑药灌她,最后扔进厕所,呼为人“人彘”。她善于鼓瑟击筑,喜欢跳折腰舞。
家藏三礼;
国裨一心。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梁·戚衮。
荣封七代;
礼义十篇。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戚勰,封侯传七代。下联典指晋·戚寿,著《杂礼义问》十卷。
-----------------------------------------------------------------
〖戚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抗倭盛名远;
防海功德高。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7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嘉靖中,任参将,召募金华、义乌兵,数败倭寇,号“戚家军”。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福建大破倭军,破其巢穴。翌年,又会兵大败倭寇于平海卫。边备修饬,为九边之冠。
-----------------------------------------------------------------
〖戚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笔长五丈宜画水;
室有千册好描图。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画家戚文秀,善画水,尝画《清济灌河图》,一笔长五丈,自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与众毫不失次序。下联典指元代道学家戚崇僧,字仲咸,永康人。从许谦讲道,同门推为高弟。清苦自处。常默坐一室,环书数百卷,匾其室曰:“朝阳”,有《历代指掌图》等。
孟诸诗集尚信义;
婺贤文轨扶忠良。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诗人戚同文,楚丘人。幼孤,以孝闻。性好施与,尚信义。好为诗,有《孟主集》。下联典指明代监察御史戚雄,字世英,金华人。正德进士。知建阳县,平易近民,锄恶扶善。有《婺贤文轨》等。
-----------------------------------------------------------------
〖戚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侯拜临辕,荣传七叶;
官知抚境,善政三条。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都尉戚鳃,初从高祖为郎,以都尉守靳城,后以中尉侯封临辕侯,卒谥坚。下联典指宋代虞部郎中戚舜吕,字世佐,楚丘人。知抚州,惠穷困、扶善类、毁淫祠,被誉为“善政三条”。
讨虏备倭,功勋屡建;
好施睦里,教谕咸遵。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下联典指宋代诗人戚同文,楚丘人。
奕叶七侯,簪组临辕之盛;
雄风百胜,韬钤定远之精。
——佚名撰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戚勰,下联典指明·戚继光。
============================================================
附录:【戚姓典故、趣事】
〖人彘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在战争中认识的。她能歌善舞,又年轻貌美。因此深受刘邦宠爱,也让吕后嫉恨在心。戚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刘邦常说:“这个孩子像我,甚和我心意。”因此,萌生了废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不过,吕后毕竟心计颇深。她求张良帮忙,为太子刘盈请来了四位号称“商山四皓”的老人。刘邦见了,十分惊讶,问他们:“朕曾经请你们出山,你们不肯,现在怎么肯帮助太子了?”四位老人回答:“太子仁厚,礼贤下士。我们甘愿为他效命。”刘邦回去后,无奈地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请来了商山四皓帮忙。废不掉了。”
后来,刘邦去世后,吕后干政。她罚戚夫人作奴隶,剃去她的头发,让她穿上粗布衣服,去舂米。戚夫人便歌道:“子为王,母为奴。相隔三千里……”吕后干脆连她的儿子赵王如意也一并毒死了。
戚夫人的下场更惨,被吕后灌了哑药,熏聋耳朵,挖去眼珠,割去四肢,割去舌头,然后扔到茅坑里,叫她“人彘”。连吕后的亲儿子刘盈见了,都不忍心,吓得脸色大变,大叫:“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是你的儿子,我没脸再掌管天下了!”于是,此后,刘盈果然不理朝政,吕后就名正言顺地开始处理朝政。
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三天,死去了。
-----------------------------------------------------------------
〖戚继光抗倭〗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山东牟平人。嘉靖中,任都指挥佥事,在山东备倭。他曾用“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自己消除倭患的决心和志向。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抗倭,他看到卫所官军毫无作战能力,而人民却英勇抗战,于是召募义乌等地的农民和矿工3000人加以训练,组成戚家军。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戚继光注意到倭寇的倭刀、长枪、重矢等武器的特点,创造了新的阵法鸳鸯阵,使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戚家军名闻天下。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
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大量倭寇又进扰福建,并包围兴化城。明朝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倭寇攻占了兴化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明朝军队在平海与倭寇战斗,戚继光率军队率先登城,俞大猷、刘灦相继,杀敌2200人,并救出被掠人口3000人。戚继光因战功而升为总兵官。
第二年,倭寇又纠集余党万余,围攻仙游,戚继光先败之于城下,继而又追击余寇,歼灭大量倭寇。其后戚继光又在福宁大败倭寇,并与俞大猷一起最后扫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戚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戚先初少将
戚先初(1918-1991),河南省商城县人。1931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参加安徽独立团,后编入红25军73师,任223团副排长。先后参加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73师直属队特派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77团营特派员、团政治处保卫股长。1940年任18集团军巡视团团员。1942年任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45年任7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所部改编为冀鲁豫野战军1纵1旅1团,任团政治委员。1946年参加张家口战斗后,改属晋冀鲁豫军区,南下濮阳阻击国民党新5军,1947年参加豫北战役和运城、六营集、羊山战斗。挺进大别山后,在桐柏山与敌周旋。1948年参加郑州、开封、淮海战役。1949年任第16军48师副政治委员、军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参加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干部部部长,第186师政治委员,高炮10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101师政治委员,1959年后任空2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任空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修建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3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3岁。
---------------------------
戚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热杖缒辏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戚姓的名 字数】
通常为 两字 一辈,下辈 则 三字 一辈。同辈 的字数相同。用字上通常 上下 五代 内 不用 重字。

百家姓为您提供戚姓,戚氏,戚姓排名,戚姓起源,戚氏家谱,戚氏族谱,戚氏名人,起源,分布,郡望堂号,历史名人,一、姓氏源流戚(Qī)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戚姓源于姬姓
AD3
找查询 全部查询